金文小说

金文小说>楞严经修学法要净界法师7 > 第8集《 楞严经修学法要》(第1页)

第8集《 楞严经修学法要》(第1页)
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七面,庚二、现相证成。前面的这一大段文,就是把生命分成生灭跟不生灭差别。当然佛陀在讲道理的时候,他喜欢用譬喻的方式,因为道理是很深,但是如果我们用日常生活容易理解的事相,我们就容易怎么样:藉事显理。你看虚空是不生灭的,灰尘是生灭的,这个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现实的状况,所以佛陀讲譬喻,就是用浅显生活的相貌,来譬喻深妙的道理。这里,从虚空跟灰尘我们知道两个真理:第一个、灰尘是生灭的,第二个、虚空是不生灭的,这第一个道理。第二个、虚空跟灰尘是同时存在的。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:(一)在小乘的止观当中,他们的思考模式,虚空跟灰尘是对立的,汉贼不两立,有我就没有你,有你就没有我。有生灭就不准有不生灭,有不生灭就不容许生灭。所以小乘圣者认为,涅槃,就不允许有生灭现象。有生灭现象就障碍涅槃。(二)大乘佛法不同意。佛陀也来到人世间,他也示相八相成道,他也示相生老病死,但是也不障碍佛陀的大般涅槃,佛陀还是常乐我净。大乘佛法是认为生灭跟不生灭是不二的,问题是你不要颠倒、不要执着、不要住,你一住…一念不生全体现,一念方动乌云遮。你一住啊,风云变色,整个全部的涅槃完全消失,就是苦恼的生死。所以在这个地方,在虚空跟灰尘的抉择,的确是有大小乘的不同。这个不二思想——其实在这一段,佛陀用现前的相状来证明空、尘之义,前面是阿若桥陈那比丘个人的体验,佛陀基本上是认同的。但是这以下是佛陀亲自出手,来发明什么是生灭、什么是不生灭。蕅益大师说,佛陀所发明的生灭跟不生灭,比桥陈那比丘所发明的更加高明。因为前面的桥陈那发明生灭跟不生灭,是用对立的方式,但是你看这段经文,佛陀是从一个不二的:生灭中有不生灭,不生灭中有生灭。从一个不二的角度来发明。从这一段你可以看的出来,佛陀亲自在发明生灭跟不生灭的道理,的确是比桥陈那比丘来得高明多了。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就容易清楚:庚二、现相证成光引头动【如来于是从轮掌中,飞一宝光在阿难右,即时阿难回首右盼;又放一光在阿难左,阿难又则回首左盼。】前面的桥陈那比丘所发明的空尘、主客二义,佛陀讲如是,是加以肯定。但是这以下是佛陀亲自来发明,看佛陀是怎么说,在这个时候佛陀不是用说的,佛陀是用行动,以实际的行动来发明生灭跟不生灭的道理。他从他的手掌当中,以他的神通力,发出一道宝光,往阿难尊者的右边飞过去,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就回过头来,向右看过去;接着佛陀又放一道宝光在阿难尊者的左边,阿难尊者又往左边看过去。审问动由【佛告阿难:汝头今日因何摇动?阿难言:我见如来出妙宝光,来我左右,故左右观,头自摇动。】这就产生两个动作:一个左、一个右。那么佛陀就假借这样的因缘问阿难尊者说:你的头为什么会左右摇动呢?阿难尊者说:因为我看到如来的光,跑到我的左边,跑到我的右边,所以我就随顺这个光明左右摇动啊!这个也是个人之常情嘛。我们看到有一些特殊的东西,在我们的眼前闪过去,我们想要去捕抓、想要去了解,就会摇动。辨定动者【阿难!汝盼佛光左右动头,为汝头动?为复见动?世尊!我头自动,而我见性尚无有止,谁为摇动?】这个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:阿难,你看见佛光是左右的,往你的地方飞过去,那你就摇动,那么是你的头摇动?还是见性在摇动呢?因为我们要捕抓光明当然用眼根,眼根跟头是结合在一起的,所以你眼根想动,当然是头要动。这也就是说:能见的眼根是动,但他的意思是说,那你的见性有动吗?当然见性要见东西,要假借眼根当工具,但是真正你的本来面目、你的主人翁,那个见性有在动吗?佛陀是问他说:你的本来面目,那个真实的明了的心性它有动吗?那么阿难尊者下面的回答,非常的正确,他说:我的头是左右摇动,但是我的见性尚无有止,谁为摇动?这句话很重要!止就是一个寂静的相状,动是摇动的相状。心性它是什么相状?它不是摇动,但它也不是寂静。诸位要知道哦!如果心性是寂静,那心性就不能够生起妙用,就落入两边了。心性是离一切相——它本身不是寂静的相状,也不是摇动的相状,当然它也可以随缘显现寂静、随缘显现摇动,它本身是离寂静、离摇动,说是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——它离一切相。如来印许【佛言:如是。】佛陀听到这个回答非常满意,如是,的确如此。这一段的经文,整个思想就在这一句话则我见性尚无有止,谁为摇动?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这一段经文的时候,重点都扣在这一句话。这一句话,会让我们对心性的了解更深层的了解,我们想要安住真如,你一定要了解什么是真如,要不然你怎么安住呢?这一段蕅益大师说,叫做:真心不堕妄境——就像一个镜子,镜子它可以照了整个外境,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的结合。你看你一个男人站在镜子面前,它就随顺因缘,显现一个男人的相状出来,这个男人走了以后,站了一个女人,就显现女人的相状;但是身为镜子,它本身不是男人,它本身也不是女人的相状,它本身无相,但它随顺外在的因缘,显现男人相状、女人相状。真心亦复如是,它可以看到很多、很多的相状,但它本身来说,它是无相,因为它离一切相。所以它在经典上这叫什么呢?我们心跟外境叫做非和合,但是又非不和合。所以这个地方,我个人有个小体验给大家参考一下:我有一段时间,到一个道场去上课,是上下午的课,中午吃饱饭休息一下。但是它那个地方经常有很多的噪音,非常吵。但是我必须休息,因为我下午上课要有精神,但是外境不是我可以决定的啦,所以刚开始我的心接触噪音的时候,我感受非常不好,当然也打很多不好的妄想。但是我想,我的《楞严经》想说:其实我们这个明了的心,跟外境没有真正的和合。如果说音声它是真实的跟我的心性和合,那我就别无选择了,那我肯定要受它干扰,问题是我们的一念心性,其实跟声音是没有真正的和合,那没有真正和合,它为什么干扰我们呢?因为你有所住,所以它对你产生干扰。为什么阿罗汉在这个地方,音声对他不能产生干扰?因为他无住,他选择无住嘛。灰尘在那个地方,我们选择虚空嘛,我们不一定要选择灰尘。灰尘要不要出现,我们没有决定权,但是我们选择安住在灰尘或安住在虚空,这一部分是我们做主的。释不释放音声,这个我作不了主,我过去有这个业力,循业发现嘛!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方,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刚好有工程在施工,那肯定是万般皆是业,半点不由人,我过去生有造作这个业力嘛,我认命。但是我面对果报的时候,我可以选择不受、选择无住,这一部分是我们有选择权。我们的生命,有些是你作得了主的,有些你真的作不了主,你要把它区分出来。所以我后来就慢慢…诶,调整我的心态,我想说,我的心本来就没有这噪音的相状,我不一定要随你而转,诶,我很快就睡着了,真的啊。心态决定你的状态!真的是这样。一念心转,一念心转,整个生命的因缘都转。临命终的时候就是这样;你看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,梦里明明有六趣,醒过来的时候─觉后空空无大千。你往生净土也就是一念的觉悟,一念的回光返照,皈依佛陀,显现极乐世界。你一念的颠倒执着,那就出现了三界果报。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说:心性本身是没有寂静相,也没有摇动相,它是离一切相的。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的信心,原来我们无始劫来起了很多烦恼,造了很多的罪业,但是都没有真实染污我们的心性,我们随时可以恢复我们本来清净的面目。为什么呢?因为见性尚无有止,谁为摇动?它根本是离一切相的。所以:一个生死凡夫凭什么能够说:我们能够恢复我们本来面目?因为我们本来面目,本身是不受染污的。这个思想就说明真如它的一个的相貌是离一切相。戊三、约标指显见性无还(分二:己一、陈情。己二、开示。)前面是讲到生灭跟不生灭的问题,这个地方讲到归还跟不归还的问题。佛陀约标指,约标月指;这个标月指是说:佛陀在诠释真理,因为这个真理是佛陀自己觉悟的。佛陀心中有一个圣道,但问题是佛陀有大悲心,他要把这个圣道传递给我们,当然禅宗就以心印心,就不假借文字,这个困难度很高。我们一般的方式就是借教来开显道理:文以载道。就文以载道,文以载道就好像一个标月指,月亮在哪里呢?在这个地方。我们透过指头的方向找到月亮,指头本身不是月亮,但是你透过指头可以看到月亮。但是你如果执着在指头上,你就找不到月亮。你要执著名相,你就永远找不到真理,是这个意思。佛陀用标月指的道理,来开显有些东西是要归还的,有些是不归还的。己一、陈情阿难尊者的陈述疑情,还有请佛开示。闻法虽悟【阿难承佛悲救深诲,垂泣叉手而白佛言:我虽承佛如是妙音,悟妙明心,元所圆满,常住心地。】我们看这一段阿难尊者的心态:首先,我们看到阿难尊者他承受佛陀慈悲的教诲,他已经知道什么是生灭的,什么是不生灭的。但是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是悲从心来,合掌表达对佛陀的感恩。他说:我虽然听闻到这个相妄性真的道理,我知道所有的相状都是生灭的,只有那一念的心性,才是真实而不生灭的,这样微妙的道理,我觉得已经对我的微妙心性有所觉悟,这个心性是本来圆满、本来常住而不生灭。看这个意思,阿难尊者对心性的相貌已经有所了解,但这个地方的障碍哪里呢?看下一段:仍依妄心【而我悟佛现说法音,现以缘心允所瞻仰。】但是虽然我能够了解我的心性是本来圆满,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但这地方有个问题就是说:我现在之所以能够去觉悟佛陀说法的音声,我还是用我这个攀缘心啊,我用这个攀缘心来分别佛陀的音声,才去觉悟真理的啊!未认本心【徒获此心,未敢认为本元心地。】那么现在您告诉我说,这个攀缘心不是我真实的心,而那种不生不灭的心性才是我真实的心,我实在不能够直下承当啊!请佛除疑【愿佛哀愍,宣示圆音,拔我疑根,归无上道!】所以这个时候,阿难尊者他希望佛陀的慈悲哀悯啊,希望再一次开显圆满的法音,来拔除我心中的疑根,使令我在生死流转当中,回归于无上的菩提道路。这段话的重点在于:徒获此心,未敢认为本元心地。蕅益大师说:阿难尊者前面是因为道理的问题,他道理没有清楚,但这个时候道理全部清楚了,他知道说这个生灭心是不好的,是生死的根本;不生灭心是好的,是涅槃功德的根本。他这个道理完全清楚了。但是他怎么样呢?蕅益大师说:阿难尊者积迷已久啊。跟妄想在一起太久了。阿难尊者在经文上说:佛陀啊,我从出家的时候就是用攀缘心,攀缘您相好才出家的。你看有些人他学佛是唱炉香赞,很高兴才出家的啊。那也是攀缘炉香赞的音声才感动的嘛。我出家以后,我吃饭睡觉、做早晚课都是用攀缘心啊,那您突然告诉我说,这个攀缘心不是我的真心,我怎么能够承当呢?所以这个已经不是道理的问题,他道理虽懂,但是他没办法直下承当,这个是怎么样?疑根犹在。我们跟攀缘心的历史,那追溯到无量劫前,看每一次的生命都是靠它来生活。每一次得果报都是靠内心的感受,靠内心的想像来引导我们。我们这件事该做,那件事不该做,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呢?我们一般不依止真理的,而是跟着感觉走、跟着妄想走,跟了这么久,你要我放弃感受、放弃妄想真的做不到。这个是阿难尊者的心态,就是徒获此心─我知道真如本性如此的好,但是我实在是不敢承当啊!这是十番显见最后面的关卡,看佛陀怎么去破他,怎么开导他?己二、开示(分二:庚一、近就音声分别以明无性。庚二、广历诸法分别以示可还。)庚一、近就音声分别以明无性首先佛陀在整个六尘当中的所缘境,先选用音声,然后再广历其它的五尘。这六尘有:色声香味触法,但是我们对音声的感受是特别强烈的,所以先用明显的音声,来发明这个妄想是没有真实体性的。它只就是在耳根跟音声碰撞的当下,才暂时的显现,等到根、尘分离以后就消失了,它是离尘无体的。我们看经文:离尘无体【若以分别我说法音,为汝心者,此心自应离分别音,有分别性。譬如有客,寄宿旅亭,暂止便去,终不常住;而掌亭人都无所去,名为亭主。此亦如是,若真汝心,则无所去,云何离声无分别性?】假设能够分别我声音的,这就是你的心。这当然是攀缘心,我们内心跟音声接触产生一个感受、产生一个妄想,我们感觉到它是如此的实在,我们就认为这就是我的本来面目,就跟着它走。佛陀说:好!没关系,你一定要这样做,那我问你一个问题,如果它真的是你的本来面目,是你的主人翁,这个地方有个条件:此心自应离分别音,有分别性。它既然是你的主人翁,它就应该永远的陪伴着你才对,它就应该当音声消失的时候,必须继续留下来才对。我们现在一直在找主人翁,菩萨云何应住?如果我们认为说,妄想跟感受是如此的真实,那它就应该永远陪伴在你身边才对啊。音声来的时候,把它带过来;音声走的时候,它应该留下来才对,事实上是不然嘛。你看我们今天:有时候很欢喜,因为别人赞叹我们。那我们这种欢喜的心,是别人音声的刺激,我们产生欢喜。你说这个心应不应该安住?当然不能安住嘛!因为这赞叹的音声消失了,别人一毁谤我们,我们欢喜的心,马上失掉,痛苦的感受马上生起。所以你看我们老是跟着别人的舌头转,别人的舌头一转,我们的心就跟着转,那怎么是你真实的心性呢?真实的心性它的条件——必须永远对你不离不舍,永远陪伴着你才对。要恒常存在,你痛苦的时候它也在,你快乐的时候它也在,这才叫真实嘛。但事实上,我们的感受跟想法是这样吗?看佛陀怎么解释:以喻发明譬喻:【譬如有客,寄宿旅亭,暫止便去,終不常住;而掌亭人都無所去,名為亭主。】合法:【此亦如是,若真汝心,則無所去,云何離聲無分別性?】佛陀说:比方说一个客人,他暂时住在旅馆当中,他暂时住一住就要离开了,不能长住。但是这个旅馆的主人,他是真实的永恒的住下去。那你现在分别法音所产生的感受跟妄想亦复如是,如果它是真实你的心性,它不应该离开,它应该永远陪伴着你才对啊。为什么声音走的时候把它带走呢?你听到美好的音声、美好的音乐产生快乐的感受,当美好的音乐结束的时候,你快乐的感受也被带走,那这个算什么真实的心性呢?你心中任何的感受跟想法,只要是要被带走的,只要是假借外在因缘生起的,都不是你的东西。所以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——信、愿、行。他说我们要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,大家会觉得很奇怪,信心就是信心,为什么加上一个真实?意思就是说:有些信心是不真实的。你看有些人他对阿弥陀佛有信心,因为他身体健康,心情愉快的时候,他对佛号会通身靠倒。但是他病痛现前的时候,他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没有了,他这个信心是假借健康的因素而有,当健康失掉的时候,把信心也带走了。所以:我们依止生灭心的修学,我们永远跟着感觉走,就是你的心永远是借来的。没有一个真正你自己的东西,你都是借来的,临命终的时候都要归还啊!太阳出来了产生了光明,太阳一走把光明带走。风一吹产生摇动,风一走摇动相就带走。光明是跟太阳借来的,摇动是跟风借来的。所以你要怎么检查你的心是生灭跟不生灭呢?只要它必须是有所归还的,它就不是你真实的心。这个地方说的非常清楚:什么是我真实的心;什么是我暂时的、虚妄的、一时感觉,这个地方,你要把它区分出来。只要离开了六尘就没有自体的,这个就不是你真实的东西。你要假借很多、很多的因素,这个心态才会生起,这个心态临命终的时候肯定是会败坏的。当你到加护病房的时候,全身插满管子的时候,它一定会要消失掉,这个心临命终的时候绝对不会现前。但是有些心态,你培养出来的时候,在你苦恼、病痛的时候,它永远跟在你的旁边,这个就是真实的心性,可以依靠、可以安住。以佛法的角度——你依止道理的思惟,产生的这种修行的力量,这种力量是不可破坏的。你假借某种事相的感应产生了信心,这个信心是可破坏,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判定的方法。庚二、广历诸法分别以示可还前文是就著音声来说明什么是生灭?什么是不生灭?这个地方是广历的其它的色香味触法其它五尘,我们看经文就容易清楚:兼破缘色【斯则岂惟声分别心,分别我容,离诸色相,无分别性。】斯则岂惟声分别心。其实这个攀缘心,它的表达不完全只是对音声的分别,它是普遍对六尘的分别。比方说分别我容:你看你当初出家的时候,你就是依止攀缘心,去攀缘佛三十二相才出家。要是佛陀老了,他身体容貌变丑了,那你这个出家的心就消失了嘛。离诸色相:离开了这个庄严的三十二相,你那个出家的道心就消失了。因为你假借外境而生,也就假借外境的消失而被带走了。这个是比较粗浅的讲到五尘,以下讲到禅定微细的法尘:广至缘法【如是乃至分别都无,非色非空,拘舍离等昧为冥谛,离诸法缘无分别性,则汝心性各有所还,云何为主?】如是乃至,就是包括五尘之外的,这个禅定的修行人。进入高深禅定的时候,分别都无。外道入高深禅定啊,他对外境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全部停下来叫分别都无,对外境不再分别。但是它这个时候分别什么呢?分别内在心中的那个影像。这个影像是什么呢?非色非空。他安住在那种非色非空的空亡状态,那种微细寂静的状态,他就住在那个寂静的状态里。那么这个拘舍离,就是九十六种外道,六师外道的其中外道,他把这个当作冥谛。所谓冥谛是说:这个外道有神通力,他有八万大劫的神通,所以他看到过去八万大劫的生死轮回的相貌,但是八万大劫之前,他就看不到了,一片黑暗,他就认为八万大劫那个黑暗呢就是冥谛——一切法生起的根源。这个把它当作冥谛,他认为这是我的本来面目。但其实这个是你心中微细的法尘,它还是一个生灭相,还并不是你真实的本来面目。所以他离诸法缘无分别性,当你的禅定消失的时候,你那个禅定心也消失了。那个法尘消失的时候,你的禅定心也消失了,离开了法尘,你禅定的分别功能也就消失了。那么这样,你的心都是要归还的啊,那么什么才是你真实的主人呢?你的心一定要跟外尘接触,产生的感受、产生的想法,才是你真实的本来面目,你都不敢回光返照去承认你本来的那一念心性。那你的心永远是变来变去,那什么才是你真实的永恒的主人呢?是这个意思…到这个地方,佛陀的破妄显真就全部告一段落了,这个思想主要告诉我们云何应住?我们看讲表:这个附表─-它的重点在于破妄显真。这个破妄——不是说叫你不打妄想,而是叫你不住在妄想——破除对妄想的执着!它要打妄想随它去,你该怎么打,就怎么打,但是你的心不迷、不取、不动。这个是很重要,不随妄转;那么安住在我们一念的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,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安住力。整个修行的重点在:第六意识。生死轮回也是它构成的,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它构成的。怎么说呢?因为它夹带前五识去了别六尘的境界,就构成了流转门跟还灭门。假设我们现在的生命,你现在有两个选择,第一个,我们还是喜欢走过去的老路,随顺我们的妄想。那就表示在我们生命当中,将有无量无边的生死等着我们,这就是所谓的我们启动了梦里明明有六趣。随顺妄想是怎么回事呢?从唯识的角度,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。首先我们看唯识所现:这个唯识所现这个识是指什么识呢?第八识。第八识它含藏我们过去善恶业力的种子,等到今生成熟的时候,它的工作就是一个叫异熟,就是释放种子,变现果报。变现果报的时候,主要有两个:第一个感受,第二个想法。感受我们前面讲过是个人的循业发现。比方说,我们从一个大的总报来说,一水四见,这大家很清楚啊,一盆水在那个地方,我们人有五戒十善的业力,我们去跟水接触的时候,感到清凉的感受。饿鬼道的众生去接触水的时候,他感到是一个热恼的火。这个水本身没有自性,是个人循业发现嘛。又比方说,我们今天有三五个人在讲话,突然间有一句话你听得很刺耳,那你过去生这方面有罪业,你过去生肯定有批判别人,所以你听到这一句话,你就会有痛苦感受。其实这一句话没有错,一句话释放出去,每一个人得到的是什么呢?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这一部分。你有什么业力,这一句话进入到你心中的时候,它变现的,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,叫自变自缘。所以在唯识学上说:一个法要进入你心中,要产生一个变现。随顺你的业力变现。你看那个水,饿鬼道接触水的时候,它变现成火,这是循业发现。我们如果看一个人不是很高兴,不是去改变他,赶快去忏悔啊,你有这方面的罪业啊。所以我们在修《楞严经》的人,他的思考模式法法销归自性。他每一个法,都在观察自己的内心的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那是你个人的问题。从总报来说是一水事件,那别报也是这样,你看那个[读者文摘],讲到一个个案说:美国有一个人他吃玻璃,他吃玻璃吃得很高兴,有人问:你吃玻璃感受怎么样?就像那个脆饼一样,吃起来又香又脆啊。但是我们吃玻璃是很坚硬啊,他不但吃它还可以消化,他过去有这方面的业嘛!中国大陆有人吃石头,把石头像当花生一样的吃,所以我们的感受,完全是个人的循业发现。感受结束以后,下一个就是你的想像,安立名言,这个就很复杂。感受是很单纯,因为感受大概就是第一刹那;你说诶,这个茶喝得很香啊!诸位你知道怎么回事吗?你为什么喝茶会很香,你知道吗?不是茶好,是你福报大!真的,你福报享尽的时候,你喝茶看看!是你的福报大,你有这个善业力。你一个苦恼的人喝茶,它不会香的,他没有福报,它怎么会香呢?所以你喝茶喝得很香,这个茶只是一个增上缘,是你个人过去善业强!第一念感受,第二念就想像,到想像的时候,事情就很复杂,每一个人过去的想像力不同。比方说,有些人他吃到一个巧克力蛋糕,他第一个感受是快乐对不对?就想说,哎呦,这巧克力不错哦,我应该把它占为己有哦。这样的想像,你来生啊,应该没有太大福报,悭贪的想像。有些人说诶,这个巧克力蛋糕不错,应该跟大家分享。你这个人经常起这种想像,你来生福报很大!这个想像它会带动业力的。所以我们从感受而到想像,那么这个地方就开始变成一个因缘了,这就是我们的唯识所现。但这一部分,都是继承过去生命留下来的。感受是继承你的业力,想像是继承你过去的心态。你过去的心态是布施的心态,你今生还是喜欢布施。你过去喜欢悭贪,你今生还是悭贪。这个叫做等流性,我们现在对过去是没办法啦,概括承受。修行的困难就是——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,那很简单,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。修行的困难,就是你内心深处,留下一些乱七八糟过去的想法,这个很麻烦,有好的、有坏的。这要怎么办呢?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,说你不要老是打这个妄想,不可能,已经打了!现在要做的就是唯识所住这个地方。所以《楞严经》它并没有改变你的感受跟想法,因为我们身为一个现在,肯定要继承过去的,这是我们的宿命。佛法不重视过去,佛法是既往不咎,佛法常说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你这个刀子拿了无量劫,没关系,你一放下,你未来是光明的。所以佛法是重视未来。那你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怎么办呢?下面这一句话很重要:你不要住在你的感受、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,否则你生命的历史将不断的重演!我们不是要你们改变你们的感受跟想法,你们做不到嘛!你抗拒不了的,这个是一个无量劫来打了很多妄想,留下来的等流习气,你怎么跟妄想抗拒呢?你不是它的对手,所以你只有用智慧观照,观察它,你只要问妄想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?它就完了!来无所从,去无所至,它只就是在因缘和合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虚妄名灭,它只就是心境碰撞的时候产生的感受,所以才引生妄想。我们今天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,就从唯识所住下手,破那个住。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讲到佛印禅师──佛印禅师有一次到河边要渡河,他等待渡河的时候,有一个女众,突然间跳到河里自杀。佛印禅师赶快跳下去把女众救起来。救起来之后,佛印禅师就说:哎呦,你那么年轻啊,你干嘛要寻短呢?这女众很悲伤说:师父啊!你不知道啊,我结婚了三年,我的儿子最近死掉了,我先生也离我而去了,我什么都没有了,我活在这边有什么意思呢?佛印禅师说:你结婚了三年,就有先生跟儿子,那你结婚之前干什么呢?我结婚之前是年轻的女众,很快乐啊,自由自在啊!佛印禅师说:那你现在只是回到三年前的你,生命这个遭遇只是把你推倒了。你也没损失嘛,你三年前就是这样;那你三年前可以快乐,你为什么现在痛苦呢?你失去你的先生、失去你儿子,那你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啊!问题是我们住嘛!所以你看:假设你有快乐有痛苦,诸位你会选择先苦还是先快乐?你选择先苦。因为我们先苦,诶,有比较,前面不好,后面好;其实假设你快乐是百分之五十,痛苦是百分之五十,如果你前半段是快乐,你后半段就很麻烦,因为你会有所住,你就会对比。所以世间上最痛苦的人是:前面活得很快乐,后面失掉了的人;你看他一路以来都很贫穷,他也无所谓,他从小已经贫穷惯了。所以业力在释放果报的时候,它是公平的,但是当我们有所住的时候,这问题就出现了。所以我们修行啊,你要知道它的方向。不是改变你的想法,因为想法你改变不了,你只要无住,它自然消失掉,它对你没有影响,有跟没有一样。我们今生的生命只有活五十岁,活到六十岁、七十岁、八十岁,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,你不可能去抗拒无始劫来留下的东西,不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,到时候是黄花岗七十三烈士,你说妄想我跟你拼了,你到时候就是…为什么很多人退转,就是只有事修没有理观嘛。你要观察:这个妄想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虚妄名灭。你只要无住就好了。所以在整个还灭门当中,我们正念真如——第一个、安住力:把心带回家,不迷、不取、不动。第二个、调伏力,调伏力我们下一堂课就会说明喔,欸,马上就要说明,就是空假中三观来调伏。第三个、坚持力,这个坚持力到修行门才说,以愿力来坚持下去,永不退转。安住的意思,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念:禅净双修——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,心中有障碍的时候,诸位要知道,遇到障碍不是马上提佛号,记住不能提佛号,这样很辛苦;你要先把心带回家,你要观想─我们本来没有这个东西。比方:你看到你儿子很生气。我对你这么好,你竟然跟我讲这种话。你说,我用佛号来对治我的烦恼,你会很辛苦。你要观想: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,对啊,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啊!你本来没有,怎么有呢?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。你观想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,你一定要把心先拉出来,你不是住在妄想跟它抗拒,你这样不是它的对手。蕅益大师说:日劫相倍——你修一劫啊,比不上人家修一天,这要理观的。你观想我本来没有这个儿子…没有这个儿子,那是今生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,我还是要面对。但是面对当中,你本来没有,那从因缘的假相来面对,这个时候你再来提佛号,是先把心带回家再提佛号。修《楞严经》的人,第一个要注意——反应不能太快!真的!你反应快,那你就马上,真心堕于妄境,那就完了,心随境转!你看我们很多事情后悔,那就是反应太快,这一句话不该讲、讲了。修《楞严经》的人让你动作会变慢,因为你要先调整心态啊,先把心带回家再来处理啊。所以你遇到事情之前,不是马上提佛号,不是马上对治,先把心带回家─你观想:哎呦,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,这个时候你心态先跟它分离一段,然后再提佛号,效果特别好。你平常这样训练,你临命终就是告诉你自己,我本来就没有这个身体,我本来就应该归还的,你不会执着你的身体啊,你本来就没有。所以《楞严经》是站在: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看人生,这个就是正念真如;站在真如的角度来观察生命,这个就是你要学的思考模式。所以修行你要先有理观─先破障,然后再事修,你要念佛也好、持咒也好,但是:你遇到任何事情,第一件事情,不是马上处理,而是把心带回家,养成这个习惯!我们的进度应该再讲一段。今天讲太多了。到这个地方讲到安住力,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,先把自己安住。这个是最重要的。先求安住再求调伏。所以修行啊,你要先有理观,先破障然后再事修。你要念佛也好,持咒也好,但是第一个,第一件事情,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,不是马上处理,而是把心带回家,养成这个习惯。好,向下文长,付在来日,回向。  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